2025年 01期
基于fsQCA的海运船员安全行为多影响因素分析
缪国森;薛迎春;陈国平;为揭示组织和个人因素对海运船员安全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采用fsQCA法对海运公司A的240名船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船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组织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船员道德认同和工作感恩的复合作用能够克服船员犬儒主义,促进船员安全行为的产生;(2)单独的船舶企业组织内和组织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也能够通过道德认同和工作感恩的作用影响船员安全行为,但组态形式上以及对犬儒主义的要求上存在差异;(3)针对无组织内和组织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感知的个体,研究结论也指明了激发船员安全行为的可行路径。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船舶企业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对船员安全行为的复杂影响,也为远洋船舶公司安全运营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于“瑞士奶酪模型”的船舶事故分析
杨永建;张刚;以“环大西洋号”火灾事故为例,探讨瑞士奶酪模型和安全屏障分析在船舶事故预防中的应用,阐述潜在危险因素的发展与人为因素的关系,说明屏障设置在减小风险和防止事故中的作用,探寻船舶管理中预防人为失误的途径。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完善研究
赵美玉;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是司法对行政的监督,是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中的一个创新;但目前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判断标准不统一、检察建议书内容规范性不足、诉前检察建议刚性不足、诉前检察建议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从构建合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标准、规范检察建议书内容、提升诉前检察建议刚性、健全诉前检察建议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来完善诉前检察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诉前检察建议的作用。
典型工况下港口装载机动臂应变测试与仿真分析
薛子萱;王存雷;王艳君;高新;刘向涛;通过布置动臂的应变测点,同步采集了工作装置油缸压力数据,得到了动臂V型作业工况和偏载工况的应变时间历程。利用油缸压力数据评估了动臂应变数据的有效性,分析了动臂典型工况的应变分布规律,进一步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动臂的整体应变和最大应变。结果表明:油缸压力数据与动臂应变数据吻合度为97.73%,采集的应变数据有效;有限元仿真与应变试验吻合度超过90%,仿真分析结果合理。
符号学视野下青岛城市文化元素研究
赵明富;王婷婷;卢春洁;以青岛原始城市文化特色为框架,析出青岛近年来涌现和形成的新的城市文化元素,总结青岛城市文化元素的符号学特征,从符号学视野下阐述青岛城市文化元素创新应用的必要性。
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培训设计探讨
孟健;张刚;在我国努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以及航运业顺应IMO碳减排政策要求的背景下,甲醇作为一种理想的船舶绿色燃料,具有高效、清洁、环保等多重优势。随着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的逐步推广和应用,如何确保船员具备适应这种新型动力船舶运营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已成为航运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现状分析,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实施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船员培训的设计与实施问题,以帮助航运公司培养出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船员队伍,为航运公司未来安全、高效地运营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企业内训课程研究——以“职场公务礼仪素养提升”课程为例
徐晓吉;“职场公务礼仪素养提升”是一门需求量高、应用性强的企业内训课程,主要教授学习者掌握商务活动的礼仪规范及交往技能。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习者分析与处理商务场景问题的能力,本文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引入课程设计各环节中,为企业内训课程研究提供新思路。
浅析中远海运发展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
张彩霞;中远海运集团作为特大型央企,其发展史见证了中国现代航运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本文立足于历史梳理,挖掘中远海运集团红色血脉的源头,认识中远海运集团肩负的“服从外交,服务外贸”的特殊使命,挖掘中远海运集团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典型事例和中远海运集团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从而提炼出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做好面向航海类院校大学生和在职年轻船员的爱国主义教育。
AI时代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与实践
徐晓娜;AI 时代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勤奋敬业、敢于创新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专业精神,无私奉献、技能报国的人文素养等。当前AI 时代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我国新旧产业格局转型升级方面的挑战、智能创新业态不断变化调整方面的挑战、代际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冲突与挑战。据此,可从营造社会氛围,强化对工匠精神的社会认同;强化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职业理想;反思工具理性,工匠精神培养回归价值理性;创新教育方式,强化工匠精神实践育人效果四个方面加强AI 时代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